不管是脱硫塔喷嘴的不止,还是其他喷嘴的布置,其实都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,要是布置的不好,可能就造成喷雾面积覆盖度不够。那如何利用有限的脱硫塔喷嘴最大化地覆盖需要喷雾的场所呢?下面大家就随深圳瀚博一起来瞧瞧吧。

A:脱硫塔喷嘴布置设计原理
(1) 喷管管数的确定
根据单个喷嘴流量Q、喷嘴个数N,可得单层浆体总流量
QL = QSN(单个喷嘴流量*喷嘴个数)
单喷管最大流量
Qmaxs=π/4*DmaxV
单喷淋层主喷管数
N=int(Ql/Qmaxs)+1
式中 Dmax为单喷淋管可选最大管径,m;
V为喷淋管内最大流速,m/s。
(2) 各喷管间距的确定
根据脱硫塔直径、喷嘴个数等参数,各喷管之间间距:
LSP=Dim/Nsp
式中Dim为脱硫塔内喷撞内径,m;Nsp为喷嘴间距。
(3) 各支喷管直径的确定
根据布置在主管、各支管的喷嘴个数以及单喷嘴流量,可以确定主管各段、各支管喷管直径
Di2=4Qi/πV
式中Qi为节点i处浆体流量,m3/s;Di为节点i处喷管直径,m。
(4) 喷淋层在塔内覆盖率的确定
喷淋层在脱硫塔内覆盖率为:
α=( AEFF/A)×100
式中, AEFF为单层喷嘴在脱硫塔内的有效覆盖面积,A为脱硫塔面积。
根据上述设计方法、结合实际经验,确定喷淋层内各喷管直径、各个喷嘴位置等几何参数。 在确定喷嘴布置设计中,需要确定喷嘴在塔内的位置坐标在确定各支喷管直径时,要根据厂家提供的标准管径来选取。
在确定各个支喷管直径后,还要根据厂家提供的喷嘴与各主、支喷管之间间距要求,对初步喷嘴位置进行调整,以避免喷出的液滴与喷管发生喷射碰撞。但需要考虑一点两喷嘴喷雾覆盖之间需要有重叠部分,常规都选用30%的重叠覆盖,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全面覆盖,在覆盖范围内达到更好的雾化效果。
在喷嘴布置完成后,需要确定喷淋层在塔内的覆盖率以及多层覆盖状况,验证喷嘴布置的合理性。
B:进行喷嘴在塔内布置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:
(1)选择合理的喷嘴覆盖高度,通常根据喷嘴特性及两层喷淋之间距离来确定。不锈钢喷嘴最佳喷射距离60-80公分,碳化硅涡流喷嘴系列100公分。
(2)选择合理的单层喷嘴个数。一般来说,喷嘴个数根据工艺计算来确定。保证单层覆盖率达到150%-200%。最佳喷射距离并不代表喷淋层的距离,喷淋层距离大于最佳值即可,喷射距离与覆盖面成正比,但有个限度,因为液体有自重,所以距离超过最佳值的情况下,液体不会成锥形散开,而是成自由落体,但并不影响喷嘴的覆盖效果。
(3)当喷嘴覆盖高度确定以后,则就可以计算单个喷嘴的覆盖面积,即 A0=πH2tg2(β/2),式中,β为喷雾角。
(4)当在脱硫塔内布置喷嘴时,选择合适的喷嘴之间的距离。通常根据喷嘴个数和脱硫塔直径来选择喷嘴间距,并要与连接喷嘴的喷管布置方案整体考虑。
(5)选择合理的经济流速,并根据喷管产品的标准来确定石灰石浆液母管和支管直径。
(6)当检验喷淋层在脱硫塔覆盖率时,不仅要考虑喷嘴液流与母管、支管和支撑的碰撞对覆盖率的影响,还要考虑所有喷嘴在脱硫塔内覆盖均匀度。这里就需要注意几点:涡流喷嘴是空心锥形喷雾,螺旋半实半虚的喷雾状态,SMP喷嘴实心锥形。
除雾器喷淋清洗也好,脱硫除尘喷淋也罢,对于喷淋系统的喷嘴都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喷嘴的覆盖要达到标准,在有限的喷嘴数量前提下达到高效率的覆盖效果。喷嘴标准件不仅要造的好,还要在塔内分布的合理
也许您还会喜欢:
分享到:
|